把握当下 珍惜春光
东方特钢 赵毅杭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样的时间观跟农耕文明息息相关,“春若不耕,秋无所望;晨若不起,日无所办”。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四季的循环都是不同的,同时也在告诫人们,要把握当下,珍惜时光。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冬天的时候,会期待春天的到来。可是当我们迎接新的春天的时候,又会期待新的一次冬天会有怎样的精彩。
       古文《桃花源记》里的人们并没有时间观念,人们认为生命流逝的方式是昼夜更替,春播秋收,黄发垂鬓,怡然自得。他们不会被时间推着走,只会把当下的失意困顿寄希望于下一次太阳升起、下一次春季来临,之所以“世外桃源”是世外桃源,是因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那时候的人们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昨天、今天、明天,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眼前只有当下的瞬间。在这种时间观下,人们认为生是死亡的结束,而死亡是生的开始,生命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人们也不畏惧死亡,只是把它认为是生命的一种循环,只不过下一次循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罢了。这跟佛教中的“轮回”有相似之处。
       而现在的我们,有了“时间”这个概念,随之而来的也有了“历史”。
       开始定义,意味着开始失去。
       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滴。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一旦出现了历史,人们就活在了这一线性的时间观里。 而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状态。
       一旦生活在这种直线观里,一旦在只去不回的规则下看这个世界,人们就容易焦虑,也容易怀念过去。
       我们会说童年真好,我们会歌颂青春万岁,同时我们也会活在不得不面对回不去这个事实的怅惘里,毕竟在我们的眼里,回不去的经历是美好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现在都会怀念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在周一早上期待周五的来临,只为了不断网可以玩游戏。怀念大学时候熄灯后的每个夜晚,跟舍友们聊着种种光怪陆离。
       当然,未来的我也会怀念现在的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然后,我会陷入一种失落里。那种失落就像个无底洞,明知道回不去了又很想回去再重新来一遭。毕竟在那会儿,天真地以为我不会被时间推着走。
       可是现在,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时间推着我走,越往前走越想抓住一些东西,就类似于那种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尽可能地收刮宝物之类的寻宝游戏。
       在有限时间里,对所能获得的东西有着无限憧憬。当然,我们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所有东西,正如不能在寻宝游戏里几分钟内搜刮出一座金山银山。一直往前走,一直在撷取沿路的东西,欲望无休止地继续。于是,一直在焦虑,好像成了常态,无法逃避。
       但是,如果你把视线定在当下,也就是在岗位前进路上的每一瞬间,你会发现,你一直都在获得新的东西,你其实是处在一个“新生”的过程中。
       这个“新生”并不意味着你重新活着,而是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过程。今天的你获取了新的知识,今天的你获取昨天没有学完的技能,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变得更好了。
       那么,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我们会发现,在沿着时间发展撷取沿路果实的每一瞬间,时间推着我们走,也推着我们进步。
       虽然依旧活在直线型的时间观里,但每天醒来期待着今天又要获取新知识,今天又要变得比昨天更好了,那么明天的自己也是崭新的。
       每一次春夏秋冬的季节变迁,也是崭新的,这是农耕文明下的圆形时间观,告诉人们要积极,不要因一时困顿而就此沉沦,也不要浪费在公司的每一天。虽然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瞬间,在企业漫漫历史长河里,是微不足道的一片,但也是永恒的瞬间。
       当下,即是永恒。
       当下,即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