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消阳长时,养生需柔和适度,以稳固健康、平稳过渡。抓住春天的尾巴,春末养生不能忽视。
一、起居调养
在睡眠上需早睡早起,早晚温度较低,清晨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群在晨醒后不要起得太急,伸伸懒腰再起床。如果睡不醒,眼神就会惺忪呆滞。春天要保证每天7-8个小时睡眠,让眼睛得到充足休息。晚上不要睡太晚,最好是10点上床。即便难入睡,也别有太大压力,春天身体同自然一样刚刚复苏,需要一点缓冲期。
二、饮食健康
气温升高,有些人开始吃寒凉食物,这给脾胃健康带来了极大挑战。这个时候,最适宜的饮食是温补阳气类的食物,少吃酸味的东西。因为肝主春,五味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在饮食调养方面一定要注意,宜多食甜,少食酸,以清淡为主。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核桃、杏仁等富含油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但过量食用甜食,会影响钙的吸收,对视力不好。另外,少吃辛辣和带壳的海鲜,这些东西是“发物”,容易引起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较为推荐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的蜂蜜,花粉(如荷花、油菜花、玫瑰花、茶花花粉),其他如益生菌、益生原、短肽类产品、葡萄籽类食品。
三、保健穴位
谷雨之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关节痛的人也会增多。不过,此时的湿不像夏季暑湿那么猛烈,通过艾灸可以有所缓解,在家即可操作。艾灸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和足三里,能起到很好的祛湿作用;按摩眼周,不但有解乏的功效,如果长期坚持还有助于塑造好视力。按摩眼周可以参照眼保健操的步骤,或先顺时针转几十下眼球,再逆时针转几十下眼球,对增强视力都有不错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