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正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时刻,而家中常用的养生方式之一便是煲汤,许多中药材会被放进汤里与食材充分混合,美味又养身。煲汤以小火慢炖细熬,烹调不加水不开盖,简单调味。那么春季的煲汤药材有哪些呢?
1、芡实。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首次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2、石斛。味甘性微寒,是大补之物。对于女性或者身子弱、免疫力低的人来说尤为滋补。在中华九大仙草里,位列第一。春天过敏、感冒、口腔溃疡、发炎,需要增强免疫力的都可以尝试食用。
3、茯苓。茯苓可以健脾安神、镇静、利尿,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驱除体内湿气,还可以帮助人体治疗水肿、失眠、健忘、腹泻等水湿停滞所出现的疾病和症状。对于纠正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也有很大好处。
4、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一般用来补气。它的功效主要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病症。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肝、肾等,经常与大枣、人参、防风、当归等搭配使用。
5、党参。党参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味补气的中药,具有补气、养血、生津的功效。可以用于中气不足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常与黄芪、白术、五味子等同用。也可以用于肺气亏虚引起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气阴两伤引起的气短口渴以及气血两亏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