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时节里,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一、春季防风邪致病
风为春季的主气,因此在多风的春天更要防止风邪致病。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容易随风传播,故春季外感性的传染疾病常易暴发流行。所以,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二、春季宜夜卧早起
根据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与冬季相比,睡觉稍晚一点,起床要早一点。如果冬季晚上是九、十点就睡,那么春季可以到十点、十点半再睡,最晚也要在晚上十一点之前上床睡觉。到了早晨,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比如早上六点就起床,到户外散散步,锻炼一下身体。
三、立春运动
春季是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一天之中,清晨又是阳气始生之时,最适合运动。太极修身、经络韵拍操、保健操、太极拳、慢跑、散步、郊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臟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所以常做保健操最好。春季从事运动调养的人抵抗力强,全年很少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
四、春捂秋冻
初春时节,特别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春捂秋冻,最好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仍应该注意保暖,注意防风。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五、春季饮食及药膳
在饮食上,春季阳气开始生发,应顺应天时,适宜吃具有辛甘发散的食物,如油菜、香菜、菠菜、莴苣、大枣、百合、银耳等;因酸味入肝,其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所以不适宜食用具有酸性收敛的食物,如柑、橘、山楂、石榴、乌梅等。
六、情志调节
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所以情绪容易急躁。初春气压低,天气多变,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大。春季防躁动,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宜多接触大自然,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到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