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山野间冒出丝丝绿芽,伴着未融的冰雪,稚嫩而又脆弱,细看有的向阳而生,只争朝夕,百尺竿头;有的偏安一隅,闲云野鹤,与世无争;还有的随风摇曳,自得其乐,激流勇退。在这些千姿百态的幼苗中,我独独就欣赏那些追光而行的,因为我知道它们是劲松,而非菖蒲,增益其所不能,可筑栋梁之材。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新青年”思想受到旧有封建思想和新思想潮流的冲击,他们就像刚发芽的苗木一般柔软,只需加以“施肥”和引导就能培育出不一样的森林。那时,毛泽东同志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即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提出通过提高主观能动性来改变弱势现状。事出皆有因,他发现一个许多国人都有的人性缺陷,就是承认自身的平庸而不做出改变,他们生而弱者,只悲天悯地,感叹时运不济,独独未能踏出改变平庸的那一步,身陷囹圄不自知,故步自封笑天地。此数言,振聋发聩,惊醒万万人,如墨夜中的明星,引导着走出拒绝平庸的第一步,之后在国人的自主能动下,开创了中国发展新局面。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