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效率,我想到现代年轻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拖延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只要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能够明天做,我今天就不会动一下手指头。拖延的想法就像癌细胞一样急速扩散,当很多件事情蜂拥而至,我们开始分不清轻重缓急,东扯扯西拎拎,拖泥带水,导致没有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做事情要有效率,我认为本质的改善方法就是拒绝拖延,拒绝拖延意味着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思考、执行。哪怕中途犯了一点儿错,也能够及时纠正,不断完善,将工作的执行稳定在一种受控的状态。生活实践的种种经历确实证明如此,在攀越一座座山峰、跨过一道道坎坷时,拒绝拖延这个信条让我们行事更具效率。比如国庆七天假期,想必在九月底你已经将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做一套卷子,背既定数量的单词,看两本心仪已久的书或电影……但放假第一天你就睡了一个懒觉,觉得秋高气爽的日子不睡到自然醒简直是一大浪费,慢悠悠起床和洗漱后,已经到了中午饭点,简单进食之后你便和沙发上的猫一样开始躺平,慵懒地刷手机,堕落于无穷无尽的短视频中。你心里记起要看书和背单词,算了,等晚上吧。晚上接到朋友来电,相约短途旅行,你又为难又亢奋,心里已经开始规划路线以及要去打卡的景点和美食。你开始安慰自己,后面还有好多天呢,大不了我一天做两套卷,多背几个单词,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你看,不断地拖延只会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但是谁不喜欢贪图安逸呢,只是有些人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高效执行,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所有人每天拥有同样多的时间,然而,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只做了一件事,而有人却完成了一百件事,获得累累硕果,这就是“效率”的魅力和功劳。人非圣贤,我们无法根除自己的慵懒和拖延,但我们可以不断地暗示自己,拒绝理由和说辞,分清楚事情主次,然后一件件去完成它。这样便也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