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浏览《麦肯锡高效工作法》这本书的目录时,觉得有点零散和简单,但是不知不觉被其中的简单小标题吸引,有了阅读的兴趣,虽然它的每个方法都很简单,但是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感悟颇丰,产生一种“好有道理呀!”的感概。
不要花费所有的精力只做一件事情,必须分配时间给别的事物。诚然,全力以赴做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通过全部的努力,完成工作,取得成绩,不管在事实结果还是在心理层面上都很有满足感,这无可否认;但是就像文中提到的,信息的收集有很多渠道和来源,人生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有工作。每天加班三到四小时,并不会让讨论的质量从0提高到90,但会影响到家庭、社交关系、健康以及看问题的视角。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通过多方面获取信息以扩大认知面。类似作者后续提到的“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出去走走“观点,有的时候人情世故也是你获取灵感的来源,虽然每天面对电脑会让自己感觉很安心,但可能只是工作的“自我感觉”而已,是否是害怕面对新事物、害怕接触新挑战、害怕产生新错误呢?这值得思考。
用“占用您1分钟时间可以吗”作为开头汇报和沟通。书中有个很好的例子:你的领导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么经常不在办公室,要么在打电话或者在开会。而你现在的工作必须要和领导沟通汇报,如果你心里想着,在明天上午占用领导30分钟时间,就可以把现在工作的进展和目前遇到的困难汇报给领导,请领导做出指示。所以你和领导这样说:“领导!明天上午有时间吗?”但是你得到的答复可能是“没时间,下次吧”。如果换成“领导,关于某某事,我可以占用您1分钟的时间吗?”这种把汇报问题是什么,需要多少时间,表达得清清楚楚是否更好?一方面能让领导知道什么事以及占用的时间,方便他计划安排;另一方面,对汇报人也是个挑战,他让我们在汇报时先过滤草稿,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