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我步入了南湖。
从西门进入,穿过春园,远远地就看到了瀛洲桥,此时已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桥上楼宇亭台的霓虹显得光彩夺目,桥下三孔处也都安装了紫色的彩灯。入夜的湖面很静,犹如一汪深邃的眸子,又像一块落入凡间的墨色水晶,偶尔一阵微风吹来,激起一点点涟漪,我的心,也和那倒映在水中的五光十色一起荡漾起来。
在小瀛洲码头坐上游船,泛舟湖面,向湖心岛驶去,立在船尾向后望去,如丝绸般顺滑的水面被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随着距离湖心岛的距离越来越近,从船上环顾四周,南湖依然如处子般安静。再向外看远些,高楼大厦便映入眼帘,它们鳞次栉比,环抱着南湖。南湖形成于汉代,三国时期称陆渭池,唐代更名为南湖,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却并没有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反倒是形成了一幅相映成趣的和谐画面。
来到湖心岛,最显眼的莫过于烟雨楼了,烟雨楼是一座二层小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因唐代诗人杜牧的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名,脚下这座湖心岛,就是明嘉靖年间疏通河道,将泥沙填于湖心而形成,随后,又将烟雨楼移建于岛上。岛上除了烟雨楼,还有清晖堂、孤云簃、小蓬莱、来许亭等建筑,形成了一片古建筑群。
烟雨楼东南岸的水边,安静地停泊着一艘丝网船,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南湖红船”了,1921年的夏天,中国共产党就诞生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它所代表的“红船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之宝。中国革命,从这里萌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从这里开始,引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千年的帝制,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并一步步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实迈进。
南湖纪念馆前面便是七一广场,夏夜的南湖虽然温度不低,但广场上依然有许多健身、跳舞的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和幸福,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这和谐的景象,应该就是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们心中的盛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