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走出的红花
恒石埃及 刘 玮

         恒石埃及生产车间里,统一穿着工作服的埃及员工正在忙碌工作着,现场现在已经鲜有中国人的面孔。全厂拥有200多名员工,而来自中国的人员不到10人,刘玮就是其中之一,她是沙漠中走出的红花。她见证了恒石埃及公司从第一台设备安装投运到年产能顶峰6万吨的发展,也见证了从“没有中国人在场,生产就无法运行”到“埃及人员实现生产自我管理,中方人员从最多接近30人减少到现在”的变化。
       为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欧洲和中东市场,充分利用埃及的区域位置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经贸优势,集团在2014年12月成立恒石埃及公司。公司位于埃及苏伊士省艾因苏哈那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三号地块。西距开罗120公里,北距苏伊士60公里,背靠苏哈那港,交通十分便利。公司总投资3500万美元,年产玻璃纤维织物60000吨。主要原材料全部由巨石埃及公司提供,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洲和中东地区,被广泛用于游艇、管道、风力发电叶片等行业。目前已与国际上多家知名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其中包括VESTAS、TPI等全球排名前10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刘玮在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恒石埃及公司,工作的近6年以来,与埃方同事的接触中,充分感受到了埃及人民对中国的尊重,埃及文化的包容。如今的她工作上已经是经理助理,生活上也在埃及找到了人生的伴侣并拥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身在海外也实现了事业家庭的双丰收。她感慨道:“在海外工作,能受到当地人员的尊重,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公司的本土化进展之快是刚开始无法期望到的。走在街道上,经常能听到带有当地口音的‘China,welcome’。这个和国家的强大,‘一带一路’的影响是完全分不开的。”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海外人员回国困难,加上海外疫情防控较弱,曾经一度担心得难以入眠。“现在好了,在国家春苗计划下,我们虽在海外,也完成了国药疫苗的接种。日常防护不降低,增加了内在抗体防护。这个真的需要感谢国家,让我们这些海外同胞更加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中国公司走出去,不仅要输送技术,还要输送管理,强化两国文化交流。“进入公司的几年来,见证了太多的埃及员工的成长,目前很多的管理或者技术岗位都是由埃方员工独立担任。”埃方中层或核心技术管理人员遍布在生产、质量、技术、销售、采购、人事、财务等各个环节。“尽管两国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我们都有相同的目标,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促进两国朋友的交流”。
       一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加大,海外工作、生活变得更加容易。“再做5年没有问题”,刘玮坚定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