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梅雨
集团发展战略部 通讯员 齐亚峰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连绵的梅雨混合着炙热的温度,形成了“天然超级加湿器”,折煞着一千多年前身处南方的老乡白居易,也让在北方长大的我倍感不适,雨伞成了手机之外第二个随身必带物品。梅雨从六月一直下到七月,空调成了度过这段难熬季节的“神兵利器”。
       我的家乡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有着北方典型的干旱少雨气候特征,雨水弥足珍贵。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下雨,特别是盛夏时分的雨,雨过天晴之后,穿上雨鞋踩水别有一番乐趣。少年不知愁滋味,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能有多少烦恼。每天操心的无非是今天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即将到来的考试该如何准备之类的事情。如果品一场畅快的暴雨不足以解忧,那就品两次。
       但如今步入社会,所见所闻所想早已不是当初的心境。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对雨的喜爱程度渐渐淡了,尤其面对这绵绵不断的阴雨,已体会不到“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风情,更感受不到“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情雅致,反而生出一些“厌恶”的情绪——它们好似每日面对的琐事和烦恼,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的心情更加烦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再漫长的雨季也终会有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时候。一日,雨忽然停了,朦胧中阴沉的天空还露出太阳的影子,渐渐地,天空放晴,一派晴朗。趁着这难得的好天气,我决定出门晒晒“霉气”。一出门,才发现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阳光下,如迎接远行而归的亲人般,迎接着久雨初晴的天气,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以及映入眼帘的绿肥红瘦,让我恍然想起这正是炽热的夏天。
       夏天是一个属于青春的季节,生气盎然,蓬勃向上。无论多么绵长的雨都掩盖不住骄阳的升起,无论多大的困难都阻挡不了青春一往无前奋斗的脚步。李大钊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作为有志青年,变的是顺应时代潮流,不变的是一颗奋斗的、敢于拼搏、敢于奋斗、不负韶华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