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一个高大上的概念,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他身上有领导的潜质,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去发挥他的领导才能。不然,没有适当的渠道和平台去历练、不断规范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种掌控欲,一种强势而负面的能力。
小学开始,班主任就给我们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班级“岗位”,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纪律委员等等,同学们争先恐后想要当上某个级别的班干部,觉得这是无上的荣誉。而在那时候,我当上了小组长,虽然“官”不大,但也是开心满足,因为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每天负责收发作业,把未交作业的学生名单记下来,然后报给老师,觉得这样特别神气。
到后来当了英语课代表,才慢慢体会到这种领导力的作用和重要性,特别是每天早自习,我要站到讲台上去,带领大家念英语课文,一开始特别胆怯,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开场白,生怕自己声音不够洪亮,生怕台下的同学们不配合,好在大家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声音嘹亮齐刷刷地朗读,响彻了整个楼道。那时候我英语成绩相对较好,一些同学也很乐意来问我问题,和我交流,我也耐心解答,顺势培养了我的沟通解答能力。当看到他们英语成绩有所提高的时候,我也倍感骄傲满足。
记得有一次圣诞节的英语角活动,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首英文歌,在晚会上演唱,可以是大家一起唱,也可以是一人一句,或者是和声,形式自由。这似乎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首先,我要和组员们讨论选歌,尽量简单一些,大家容易掌握的,要整合不同人的口味和意见,再者就是排练,时间进度安排,演唱方式,发音的校准,演唱的先后顺序,都需要经过充分的沟通和预演,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领导力的重要性。处理事情要果断,不能唯唯诺诺拖泥带水,如果你作为组长没有自我观点和想法,其他组员就更不会有太多的积极性,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平平无奇。因为协调不充分,唱得断断续续,全程不在拍子上。所以那一次的深刻经历给我上了一课,回头想想尴尬至极。
到后来大学学生会招聘,面试采用的是最经典的五人小组讨论方式,先是每个人针对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派出一名代表,整合所有人的观点发表一个统一的看法。虽然是第一次碰到这种面试方式,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仍然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在选派代表发言的时候,我自告奋勇,顺理成章冲到了前头。我结合各方观点作出评价,然后表达自我的看法,尽管我已经忘记当时回答的内容,或许很可笑,但那份勇敢、率真应该打动了在座的学姐学长们,后来也顺理成章进了学生会。
领导力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无处不在。我觉得领导力的核心,一是这个人在某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或常识,二是他有果敢、积极主动的品质,再者就是把前两者结合起来,去统筹协调做成一件事。领导力没有谁好谁坏,最终能够促成问题的有效解决,想必都是好的领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