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石公司 潘春红

        虽然我在振石和巨石工作20年,但把《新工业时代》细细看完,发现仍有很多故事是首次了解。一路走来,见证了振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宏伟征程,也亲自参与了恒石高速发展和海外扩张,其中几个场景,张总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2004年巨石6万吨玻纤池窑建设,是巨石整厂搬迁第一个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池窑,当时张总设计超前,超大窑炉、电助熔、大漏板、全自动配料系统、全自动物流输送线等新技术首次应用。虽然当时我不是工程建设者,但也是参与者,主要负责后勤和现场管理等工作。建设期间每个关键环节、每个技术难点总能见到张总的身影,指导和指挥设计施工。由于首次应用全新的生产技术,而且没有前期试验经验,难免认知、掌控、观念上不足,导致问题不断,该线后期投产中,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窑炉断天然气、断电;输送线故障导致物流瘫痪,每个困难环节都离不开他沉着应对和指挥,每个日夜现场都是他的身影。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巨石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一下子出现亏损,无论从心里压力,还是现实都难以接受,库存严重积压,产品销售困难,停产成本更高,生产卖不出去。但张总面对危机,决定强练内功,调整结构,大力开展节支降耗和技术创新,全面开展E2、E3、E4、E5、E6等玻璃配方的试验研发,提质降本。但过程是残酷的,大窑炉开展玻璃配方试验,成本高、风险大,摸索过程中,开机率非常低,员工劳动强度大、抱怨大、流失大。张总亲自进行一线慰问和指导,听取一线员工意见,成立开机率攻关小组。功夫不负有心人,巨石终于摸索出E6性能最好、成本最低玻璃配方。
        秦朔先生说“制造业是停不下来的事业”,这份自控能力的坚持在张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曾说过“风霜雪月是常态”,即使风雨兼程的低谷亦或是柳暗花明的大道,张总都会将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摆出来想对策,面对着外国公司收购,他想到的是大事业、大方向,将目光撇开自己,向着更广阔、更长远的地方观望。形式一片大好的时候他也不忘“为难”自己,走在竞争对手的最前头,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做行业里的领头羊。格物自知一直是张总的内在修养,他提到“最大的难处是不断的发现问题,企业中一定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你没有发现问题”,在张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次次重大举措中,都离开不自己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修养,离不开一次次的给自己找“麻烦”的习惯,这种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精神需要我们永远去学习、发扬和传承。

宇石公司 寿丹平

        正如张毓强总裁说道,很多人怕销售,其实销售并不难,与其说客户接受的是产品,不如说首先接受的是人。把自己推销给别人,这是销售的基本功。
        书中有一段南玻院第一研究所副所长方贤柏对张毓强总裁的回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说鉴定会结束后,专家们一起吃饭准备散伙。张总就在门卫室里等着,拿着一个笔记本,见到一个专家就恭恭敬敬地请提意见。对此,方所长也夸道:“我去过很多玻纤厂,他是唯一这么做、吸收大家意见的厂长,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之后,方所长每年都到桐乡一次,和张总交流。勤奋求知的张总用这一点打动了行业内的权威专家,这正是把自己推销出去的典型范例。
        这么多年来,张总将销售真正做到了极致,这是我需要向张总学习的。在未来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当遇到困难时,“坚持,傻一样地坚持”,就像长跑一样,过了某个极点,就会进入另一种自由境界,走过风沙和大浪便是晴天。从张总身上学到的人生哲学也终将会影响我的一生。

集团法律事务部 李鸣鸿

        《新工业时代:世界级工业家张毓强和他的“新石头记”》一书讲述了张毓强创造世界“隐形冠军”企业的成功案例,解读了一个世界级工业家的毓强精神。缔造新“石”代的毓强精神,不仅诠释了新时代下中国工业自强发展的精神密码,更致敬了千千万万为了实现理想而激情奋斗的人们。什么是毓强精神?我以为,毓强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禀道毓德,立业强基”。
        “禀道”,是选择一条理想的道路并坚持走下去,是对人生价值追求的一种执念。“中国工业我情有独钟,有深深的眷恋,能发展到今天不是一夜之间,往后难度会越来越大,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做得更好!”张毓强缔造巨石产业的故事就从一台拉丝机开始,此后一直本着把玻纤事业做成的决心,面壁坎坷不回头,劈波斩浪,方立潮头。
        “毓德”就是培育并践行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是企业家通过个人事业成长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人生抱负和境界。
        “立业”就是建立宏图大业的远大目标和实现蓝图,是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引领和激励着振石人和巨石人一起团结奋斗,创造了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伟大的经典案例。
        “强基”就是苦练内功,强化企业发展的根基。强基并非一日之功,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夯实的。
        总而言之,毓强精神自然是张毓强本人在成为世界级工业家的过程中,所演绎的一种个人精神品质和力量,更是新时代下中国众多成功企业家所共同彰显的一种典型的企业家精神。在这种毓强精神的引领下,张毓强打造了振石和巨石,开拓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新“石”代,在未来,毓强精神也必将引领众多企业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隐形冠军”企业,共同描绘一个自强文明的新时代。

宇石公司 俞大卫

        拜读《新工业时代》,只觉得一幅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波澜曲折的人生故事,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振石、巨石把握住时代机遇奋勇发展的岁月,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烙印,更让我明白,年轻的振石人需要向前辈创业者们致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生而逢时,感谢如今的时代,更要感谢集团,感谢张总,给予我们这样的机会,可以将前辈们积累的经验变成自己人生路上的一面镜子,让我们明事理、正衣冠、行致远。
        当今日的鲜花和赞美围绕着张总时,我们不应只看到荣耀和成功,而要探究背后的艰难困苦,要思考倘若和张总易地而处,我们在那个时代会有怎样的选择,会有怎样的结果。通过不断换位思考,才能留下真正值得品味的东西。
        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在《新工业时代》一书中,我们感受巨石振石发展历程中的艰难、体会巨石振石国际化进程中的磨难。当困难接连而至,如何在汹涌波涛中让轮船不倾覆,张总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进行了充分展示。
       “惜吾辈之受世磨难,不知受磨难方见”,一个人的心灵只有经过重重考验,才会得到成长。始终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所遇到的磨难就会成为享用终生的心灵之源。
       “新工业时代”是张总的时代,也将是我们的时代。如何在这个时代中留下属于你我的独到身影,勤于坚持,善于思考,勇于直面苦难,这些要素都不可或缺。或许我们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希望我们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人生道路上展示无限的精彩。

巨成置业 袁洪涛

        翻开《新工业时代》,看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几字,已觉震撼。这一针见血地描述了赋予“坚信”与“挑战”的企业家精神。张总曾表示,中国工业的精神最主要表现在“坚信”与“挑战”,用自己坚定的信心和不畏惧挑战,用吃苦的思想,去面对困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在他身上实则都是印证。
        看完此书,感慨一只雄鹰的成长,必然伴随着磨难,成功之路充满着艰辛,但成功者往往都是不畏困难,直至达到成功的彼岸。这也是激励我们每个振石人前进的无尽动力。
        张总说做企业是没完没了的,我相信在张总的带领下,我们的企业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